苏教办高函﹝2015﹞15号
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5年国家
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有关高等学校: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5年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24号)要求,现就我省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遴选推荐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坚持“科学规划、共享资源、突出重点、提高效益、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以提高高等学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共享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为核心,以建设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为重点,持续推进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建设任务和内容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构建高度仿真的虚拟实验环境和实验对象,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开展实验,达到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的。
(一)建设任务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任务是实现真实实验不具备或难以完成的教学功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应充分体现虚实结合、相互补充、能实不虚的原则。在涉及高危或极端的环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综合训练等情况时,提供可靠、安全和经济的实验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重点开展资源、平台、队伍和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形成持续服务实验教学、保证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的有机整体。
(二)建设内容
1.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充分体现学校学科专业优势,积极利用企业的开发实力和支持服务能力,系统整合学校信息化实验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建设与应用软件共享虚拟实验、仪器共享虚拟实验和远程控制虚拟实验等优质教学资源,推动信息化条件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实践领域,降低成本和风险,开展绿色实验教学。支持鼓励自主创新和拥有自有知识产权。
2.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管理和共享平台。按照服务与资源相结合的原则,建设学校统一的具有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管理和共享平台,高效管理实验教学资源,全面提供搜索导航服务,及时发布资源应用信息,切实扩大资源影响力度,实现校内外、本地区及更大范围内的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满足多学科专业、多学校和多地区开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需要。探索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新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服务支撑体系。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和管理队伍。建设教学、科研、技术、管理人员相结合,核心骨干人员相对稳定,年龄、职称、知识、能力结构合理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团队,形成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水平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队伍。
4.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管理体系。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的充分使用和更大范围开放共享为目标,系统制定并有效实施保障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教师工作绩效考核、经费使用管理、实验教学中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等政策措施,建立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
三、遴选推荐
(一)推荐对象与数量。本次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申报对象为我省部属和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教育部确定我省的推荐申报名额为10个。请符合遴选条件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根据自身的特色和优势自愿申报,每校限报1个。推荐高校要紧密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特色,以利形成我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科学布局,并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
(二)遴选程序。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遴选工作着重考察资源的必要性、适用性、创新性以及开放共享的水平和能力(具体要求见附件1),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学科专业、学校和地区的覆盖面。省教育厅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学校申报、专家评议、材料公示、省教育厅审定的方式,遴选确定推荐名单报教育部。
若通过教育部评审,被授予“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称号后,教育部将通过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网站展示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资源,并适时对资源开放共享情况进行检查。有关高校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大投入,持续建设,高质量完成建设工作。
四、申报材料
(一)书面材料
1.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附件2,一式二份)。
2.关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相关支撑材料(关于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或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成立的批件以及相关政策、规章制度、保障措施和建设成果等)。
书面申报材料请用标准A4纸双面打印装订,经学校审核后加盖公章。
(二)电子材料
1.《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Word格式、PDF格式各一份,不超过10M容量)。
2.关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相关支撑材料(PDF格式,不超过50M容量)。
3.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情况视频材料。应包含实验教学中心实验设备与环境全貌、典型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操作界面和功能界面等内容,反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应用和共享的基本情况。视频材料尺寸为1280×720、时长不超过10分钟的MP4格式文件(文件不超过200M,刻成光盘)。
(三)网站材料
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需完善原有的中心网站,包含实验教学中心环境全貌,能反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应用和共享的基本情况。网站要求图文并茂,应提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申请书、视频材料和信息管理平台访问途径。
五、材料报送
请各校于2015年7月15日前登录“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共享平台”(http://jsgxpt.seu.edu.cn)进行网上报送,在线报送《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swf格式),同时做好现场答辩准备工作。书面材料和光盘材料于7月20日前报送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1519室,电子材料一并发至电子邮箱:jsgjwyj@126.com(联系人:魏永军,联系电话:025-83335158;祖强,联系电话:13770669298)。
请各高校同时将本校具体负责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工作的联系人信息表(附件3)于6月30日前发至电子邮箱:jsgjwyj@126.com。
附件:1.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遴选要求
2.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请书
3.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申报学校联系人信息表
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5年6月10日